热点解读丨超50%产品涉嫌“漂绿”?新加坡发布最严指南重塑绿色市场
行业新闻 李蕾 2025-10-21 17:39

“漂绿”Greenwashing

“漂绿”(Greenwashing):指企业在营销中夸大其产品的环保特性,误导消费者,近期一项针对新加坡电子商务平台的调查显示,高达51%的抽样产品存在未经证实的“漂绿”宣传,这些宣传往往使用模棱两可的术语,或缺乏足够证据。更有14%的产品使用专业术语,让非专业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。



面对乱象丛生的“绿色”市场

企业和消费者应何去何从?


近日,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(CCS)依据《消费者保护(公平交易)法案》,正式发布了《企业环保声明指南》(文末免费下载)。


为企业如何负责任地进行环保声明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框架,旨在从源头上遏制“漂绿”行为。

该指南提出了五大核心原则,不仅是企业的合规手册,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辨别“漂绿”的有力工具。


1

原则一与原则五:

声明需“真实准确”且“有证据支持”


指南明确要求,企业声明必须真实、准确,并有可靠证据支持。这意味着企业不能提出不具备可行性的目标,更不能夸大产品的环保效益。并且对所声明的效益定期审核,确保关键信息满足最新要求。


这正是许多“漂绿”行为的症结所在。


例如,美国咖啡公司Keurig曾宣传其咖啡胶囊“可回收”,但消费者发现,在许多社区的回收系统中,这种胶囊根本无法被有效处理。这一声明既不真实,也无证据支持,最终导致Keurig被判支付1000万美元的巨额赔偿。此案警示企业,任何环保声明都必须经得起事实和科学的检验,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。


2

原则二与原则四:

声明需“清晰易懂”并“附有实质信息”


许多企业善于利用模糊语言和专业术语制造环保假象。指南对此提出要求:声明必须清晰易懂,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,并提供充分的实质信息,明确企业声明中牵扯的有效假设和限制情况,让消费者能做出明智的判断。


时尚品牌H&M的“Conscious Collection”系列就曾因此备受诟病。该系列宣称环保,却未明确说明回收材料的具体百分比、来源及其对环境的真实效益。这种做法违反了指南中“清晰易懂”和“附有实质信息”的原则。如果H&M能提供如“本产品由XX%的消费后回收塑料瓶制成,相比传统涤纶生产减少了XX%的碳排放”等具体信息,消费者的信任度将大为不同。


3

原则三:

声明需“有意义”,避免不公平和无效比较


指南强调,环保声明应聚焦于产品重要的、实质性的环保属性,而非无关紧要或法定要求的细节。在与竞争对手产品进行比较时,必须确保是具备可比性的产品之间的客观比较,避免通过不公平对比获取竞争优势。


例如,一个品牌强调其包装不含“氯氟烃(CFCs)”,但这可能是一个无意义的声明,因为该物质早已被全球法规禁用。这种营销手段看似环保,实则利用信息不对称误导消费者,创造了虚假的竞争优势。


4

企业的责任:

从营销噱头到诚信沟通


新指南为企业划定了明确的红线:环保努力应体现在切实的行动上,而非停留在营销层面。与其冒着声誉受损的风险夸大其词,不如坦诚沟通,建立消费者信任。


丹麦玩具公司乐高(Lego)便是一个正面典范。该公司曾投入巨资研发由回收塑料瓶制成的积木,但最终发现新材料的碳足迹并未优于现有材料。乐高没有隐瞒这一挫折,而是选择公开坦诚地向公众说明了整个过程。这种开放透明的态度,完全符合指南中“真实准确”和“有证据支持”的要求,不仅未损害品牌形象,反而因其诚信赢得了广泛赞誉。这不仅与那些悄-悄撤回环保承诺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,更为重要的是,它向市场证明了:在可持续发展领域,诚实的失败远比虚假的成功更具价值。


5

监管的未来:

为绿色消费保驾护航


新加坡此次发布的指南,是完善监管、打击“漂绿”的关键一步。它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引,也让执法机构在处理相关投诉时有据可依。


放眼全球,打击“漂绿”已成趋势。美国的《绿色指南》和欧盟拟议中的“绿色声明”指令,都旨在规范企业的环保营销行为,要求其为声明提供确凿证据。新加坡的指南与这些国际标准保持一致,有助于为跨国企业提供更清晰的合规环境,并提升本地市场的信誉。



第三方认证的角色:

从合规到信任



在全球监管趋严的背景下,企业不仅需要遵守法规,更需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。此时,如ICAS英格尔认证这样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所扮演的角色就愈发关键,它们可以通过独立的审核与数据验证,帮助企业系统性地评估其产品的环境影响,确保其环保声明符合《指南》中“真实准确”和“有证据支持”的核心要求,提供企业规避“漂绿”风险的合规工具,让企业可以更好得向市场证明自身承诺、建立品牌诚信的“信任基石”。


点击扫码 | 一键获取


扫描海报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全文,一键获取《企业环保声明指南》,明晰合规要点,规避漂绿风险,筑牢品牌信任。



供稿:彭雪锋

编辑:李蕾

审核:付立君

#行业新闻

阅读 5

猜你喜欢
政策速递丨“十五五”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,如何撬动企业下一个增长极?
政策速递丨“十五五”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,如何撬动企业下一个增长极?